莫斯科核子研究大学 National Research Nuclear University MEPhI (Moscow Engineering Physics Institute)

莫斯科核子研究大学即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Moscow Engineering Physics Institute),2009 年更名为国立核能研究大学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以下是关于该校的详细介绍:

学校历史


  • 该校始建于 1942 年,最初名为莫斯科弹药机械学院,其使命是为苏联军事和原子弹项目培养专业人才.

  • 1953 年,学校更名为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 ,并一直沿用至 2009 年.

  • 2009 年,依据俄罗斯政府 4 月 8 日第 480-r 号命令以及 2008 年 10 月 7 日俄罗斯总统第 1448 号法令 “关于创建国立研究型大学的试点项目”,学校被赋予了国立研究型大学的新地位,并更名为国立核能研究大学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

学校规模


  • 学生数量:学校共有约 35,000 名学生,其中莫斯科校区约有 7500 名学生,包括 1300 多名外国留学生.

  • 师资力量:拥有 498 名学术人员,其中国际教职工 139 名.

学科专业设置


  • 院系设置:学校设有 9 个主要院系,包括核物理与工程学院、激光与等离子体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物理学院、电子纳米工程学院、网络情报系统学院、金融与经济安全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物理与技术学院、商业信息学与复杂系统管理学院.

  • 专业领域:学校提供物理、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的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课程,涵盖核工程与核技术、工程与信息技术、生命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其中核物理是该校的重点专业.

教学资源与设施


  • 学校拥有先进的教学和科研设施,如 2.5 兆瓦(热功率)池式研究反应堆和中微子水探测器 NEVO D 等,为学生和教师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 学校的图书馆藏有丰富的专业书籍和学术期刊,同时还提供电子资源访问服务,方便学生和教师获取最新的学术信息 。

科研情况


  • 科研成果:学校在核能技术、激光与等离子体技术、纳米技术、信息安全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为俄罗斯及全球的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科研合作:学校与多个国家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如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NL)、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等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国际合作


  •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多所国外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开展学生交换、教师交流、联合科研等项目,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国际交流平台.

  • 学校还参与了多个国际科研项目和学术组织,提升了学校在国际学术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学校排名


  • 在 2022 年 QS 世界大学排名中,该校位居世界第 308 位;2023 年 U.S. News 世界大学排名中,该校位居第 483 位.

  • 在 2022 年 QS 新兴欧洲和中亚地区大学排名中,该校位居第 34 位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