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国立物理与科技大学 Moscow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Technology State University

莫斯科国立物理与科技大学(Moscow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Technology State University),又常被称为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以下是关于该校的详细介绍:

学校历史


  • 该校成立于 1946 年,其前身为莫斯科国立大学物理技术系.

  • 学院的创始人是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彼得・卡皮查、尼古拉・谢苗诺夫和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

学校规模


  • 学生人数:2023 年共有学生 5736 人,其中本科 3319 人,硕士 1158 人,博士 600 人.

  • 师资力量: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师 90% 以上是教授和副教授,共有国外科学院成员 80 多名,是国外院士学生比最高的学校.

学科专业设置


  • 院系设置 :学校设有 6 个学院,包括无线电工程和计算机技术学院、朗道物理研究学院、航空航天技术学院、电子光子学和分子物理学院、应用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等.

  • 专业领域:提供应用数学与物理、应用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统分析与管理、信息学与计算机工程、交通控制系统和导航、生物技术、科学密集型技术与创新经济学、计算机安全等领域的教育.

  • 具体专业:学校设有无线电技术和控制系,物理和应用物理系,宇宙研究和大气物理学系,分子和化学物理系,物理和量子电子学系,航空力学和飞行器技术系,应用数学和管理系,物理和动力工程系,高技术与技术革新系,生物和医疗物理系等,其中理论物理、应用物理、应用数学等专业属于全俄顶级的专业.

教学资源与设施


  • 学校拥有先进的实验室、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和研究平台,例如其无线电工程与控制论系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与现代信息技术工作的机会,可从设计计算机处理器开始,到对数据传输和处理方法进行研究.

  • 学校的图书馆藏有丰富的专业书籍和学术期刊,为学生和教师的学习与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文献支持 。

科研情况


  • 科研成果:学校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如科学家发现了导致各种非 “教科书” 化学中常见化合物稳定性的原因;开发了一种基于磁性纳米粒子的新型生物传感器测试系统,可对蛋白质分子浓度进行高精度测量;提出了一种用于研究 DNA 更快更准确的算法等.

  • 科研合作:学校积极与国内外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例如与 Skolkovo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等机构的合作,以及与工业合作伙伴 Teleport LLC 一起测试用于 5G 移动通信系统的收发器无线电模块的双工通信单元等.

国际合作


  • 学校与多个国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换、教师交流、联合科研等项目,促进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

  • 学校还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和科研项目,提升了学校在国际学术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

学校排名


  • 2023 年莫斯科国际大学排名第 46 位.

  • 2023 年 QS 世界大学排名第 302 位,其中物理天文学科排名 51-100 位;2023 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201-250 位,物理学科排名第 45 位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