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乌兹别克斯坦 “丝绸之路” 国际旅游与文化遗产大学的相关信息:
学校性质:乌兹别克斯坦直属国家旅游委员会的公立国际大学,是 “一带一路” 中乌国家合作项目。
学校位置:位于乌兹别克斯坦第二大城市、帖木儿的故乡、世界遗产之城撒马尔罕。
学校架构:下设旅游学院、服务学院与技术学院三个学院,配置创新中心与技术中心两个中心。
师资力量:高度国际化,有来自美国、中国、日本、法国、德国、土耳其、俄罗斯、印度、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国的外教,其中 Joseph Hoffmann 教授和邹统钎教授分别是来自美国与中国的副校长。
学术平台: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可持续遗产旅游教席、联合国旅游组织撒马尔罕旅游学院、《丝绸之路旅游研究杂志》、丝绸之路国际研究院、“丝绸之路” 国际旅游与文化遗产大学出版社。
提出倡议:沙夫卡特・米尔济约耶夫总统在 2018 年上海合作组织青岛举行的八国首脑会议上提出为旅游业开设高等教育机构的倡议。
正式创立:根据 2018 年 6 月 28 日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总统№3815 的法令创建。
2018 年底:招收了第一届本科生。
2019 年:实施学士学位 3+1 联合办学项目,颁发双学位。
2025 年:1 月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签订独立研究型博士(PhD)联合培养协议。
目前公开资料中暂未明确显示该校有特别知名的校友,但学校已培养了不少旅游与文化遗产管理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在乌兹别克斯坦以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行业中发挥着作用。作为一所年轻且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学,随着时间推移,未来可能会涌现出更多知名校友
本科专业:专业教育(旅游)、旅游领域的营销、旅游业(按活动领域:数字旅游)、旅游设计、旅游业物流、大型活动管理、导游和口译服务、管理(娱乐和旅行管理)、管理(旅游业务管理)、管理(酒店管理)、管理(遗产管理)、管理(国际酒店和旅游管理)、管理(餐厅业务管理)。
硕士专业:旅游管理、酒店和群众活动、国际酒店和旅游管理、经济与旅游管理。
博士专业:服务业经济、营销、管理、旅游和款待、意识、文化和实践形式的哲学、社会哲学、欧洲、美洲和澳大利亚人民的语言和文学、比较文学、比较语言学和解释、语言理论、应用和计算机语言学。
博士全额奖学金:2025 年开始,大学每年为杰出国际博士学生提供全额奖学金名额。条件为发表在 Web of Science 或 Scopus 或 CSSCI/CSCD 上的论文 2 篇以上,且雅思 7.0 或 TOEFL 94-101。任务包括全脱产在 “丝绸之路” 国际旅游与文化遗产大学学习与教学,每学期教授一门本科或者研究生课程,每年以 “丝绸之路” 国际旅游与文化遗产大学名义发表 Scopus 论文两篇。权利包括免学费、报销往返国际机票(最高 1000 美元)、每月发放生活费 800 美元(每年发放 10 个月)。
硕士奖学金:乌兹别克斯坦政府为上合组织国家学生提供政府资助,内容包括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往返机票、每月 500 美元生活补助、100 美元住房补贴、每年 200 美元文化考察补助、免除在外期间学费。
招生规模与申请人数:该校作为中亚地区第一个旅游专业的高等教育学府,是 “一带一路” 中乌国家级别的教育类合作项目5。近年来随着 “一带一路” 倡议的推进以及旅游业的发展,其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可能逐渐增加,申请人数或许呈上升趋势,但招生规模相对可能有限,在招生名额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申请人数的增加可能会使录取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专业热门程度:旅游与文化遗产相关专业在当下全球文化交流和旅游发展的大背景下较为热门。像旅游管理、文化遗产管理等专业,可能会吸引大量学生申请,而这些专业的招生计划如果相对固定,会导致竞争较为激烈,录取率降低。但一些相对小众的专业,如旅游设计中的某些细分方向,可能申请人数相对较少,录取率会相对较高。
国际排名:在国际上,由于该校成立时间较短,在学术成果的国际影响力、国际学术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与国际知名的旅游与文化遗产类高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 QS、THE 等世界大学综合排名中尚未有明确的位次。但在国际旅游与文化遗产教育领域,学校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和 “丝绸之路” 文化背景,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随着未来发展,有望提升国际影响力和排名。
国内排名:在乌兹别克斯坦国内,该校是旅游与文化遗产领域的特色高校,在旅游、文化遗产等专业领域的教育和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由于乌兹别克斯坦有乌兹别克斯坦国立大学、塔什干灌溉与农业机械化工程大学等综合实力较强的高校,从综合排名角度,“丝绸之路” 国际旅游与文化遗产大学可能难以跻身前列1。不过在旅游与文化遗产相关专业领域的细分排名中,应处于国内顶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