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国家科学中心 “哈尔科夫物理与技术研究所” 是乌克兰在物理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机构,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该研究所成立于 1928 年 10 月 30 日,由苏联乌克兰政府在哈尔科夫北部郊区(Khutir Piatykhatky)根据亚伯兰・约费的倡议建立,最初名为乌克兰物理技术研究所,旨在开展核物理和凝聚态物理研究.
1932 年 10 月 10 日,苏联的第一次核裂变实验在这里进行,其科学家还获得了液态氢和氦,构建了第一个三坐标雷达站,成为苏联高真空工程的先驱,并发展为工业真空冶金.
1938 年,在斯大林的大恐怖时期,该研究所遭受重创,发生了所谓的 “UPTI 事件”,包括列夫・朗道、尤里・鲁默和莫伊谢伊・科列茨在内的三位主要物理学家被苏联秘密警察逮捕.
20 世纪 40 年代,该研究所成为苏联核计划中 “第一实验室” 的基础,为苏联的核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1965 年,该研究所的科学家设计了能量达到 2 GeV 的直线电子加速器,创下当时的记录.
1991 年苏联解体后,它继续成为独立乌克兰最重要的科研机构之一,并于 1993 年作为乌克兰第一个科学机构被授予国家科学中心地位,更名为现名.
该研究所由多个下属机构组成,主要包括:
凝聚态物理、材料研究与技术研究所:专注于凝聚态物理的研究以及材料科学与技术的开发.
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对等离子体物理现象进行深入探索,研究等离子体在不同条件下的特性和行为,以及其在能源、材料等领域的应用.
高能与核物理研究所:承担高能物理和核物理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任务,包括粒子加速器物理、核反应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等离子体电子学与新加速方法研究所:致力于等离子体电子学的研究以及新型加速方法的探索和开发,推动相关技术在科研和工业领域的应用.
阿基泽尔理论物理研究所:从事理论物理方面的前沿研究,为物理科学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创新思路.
核物理与核能:在核裂变、核聚变、核反应堆技术等方面有着深厚的研究积累,为乌克兰的核能产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理论基础。例如,在 20 世纪 40 年代设计了质子加速器,为核防空装置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其科学家还参与了乌克兰核燃料循环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工作.
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科学:在凝聚态物理的基础研究以及新型材料的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如超导材料、磁性材料、高温合金等的研究,为电子、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高性能材料支持。1935 年,该研究所的科学家在低温实验室实验发现了 II 型超导体.
等离子体物理与技术:在等离子体物理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开发了一系列等离子体相关的技术和设备,如等离子体加速器、等离子体表面改性设备等,并将其应用于材料处理、能源转换等领域.
加速器技术:该研究所拥有先进的加速器技术,包括电子直线加速器、离子直线加速器等,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升级,为基础物理研究、材料科学研究、医学应用等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手段.
该研究所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多个国家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参与了众多国际科研项目和合作计划,如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Euratom)的合作项目,涵盖了核裂变、核聚变、核安全、放射性废物管理等多个领域.
作为乌克兰重要的科研机构之一,哈尔科夫物理与技术研究所为乌克兰和世界培养了大量优秀的物理科学人才,许多知名物理学家都曾在此工作或学习过,如列夫・朗道、德米特里・伊万年科等,他们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2 年俄乌冲突期间,该研究所遭到炮击,中子源核设施受到严重损坏,这对其科研工作和设施设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研究所仍在努力恢复和继续推进相关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