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罗林斯卡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是一所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郊外索尔纳市的医学院,以下是关于该学院的详细介绍:
科研实力:学院每年在世界顶级医疗刊物上发表论文超过 4000 篇,在干细胞、神经细胞、流行病学与肿瘤研究等领域走在国际前沿,承担了瑞典 43% 的医药类学术研究,其中三分之二是在临床环境中进行的.
科研项目:例如由卡罗林斯卡学院班格特教授领导发起的 “Swedish Brain Power” 项目,汇集了 73 个研究团体,协力攻克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氏病和阿尔茨海默氏病.
科研成果:历史上诞生了许多医学领域的革命性突破,包括血沉(ESR)的发现、伽玛刀的发明、线粒体疾病的开创性研究、以及前列腺素的首次发现等13.
苏恩・伯格斯特龙:因发现前列腺素及其相关的生物活性物质而获得 1982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胡戈・特奥雷尔:在酶学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于 1955 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永斯・贝采利乌斯:在化学领域有着重要地位,同时对医学也有诸多贡献,被认为是现代化学命名体系的建立者之一,曾获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等多项荣誉,也是卡罗林斯卡学院的知名校友之一.
拉格纳・格拉尼特:因在视网膜的电生理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 1967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乌尔夫・冯・奥伊勒:因发现神经传递的化学基础而获得 1970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