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教育学院(UNESCO-IHE Institute for Water Education)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教育学院(UNESCO-IHE Institute for Water Education)位于荷兰代尔夫特,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研究生水教育机构,在水教育领域有着重要地位1. 以下是对该学院的具体介绍:

历史沿革


  • 学院的历史可追溯至 1957 年,当时其前身就开始为发展中国家的专业人员开设水利工程研究生文凭课程.

  • 2003 年,正式成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教育学院,成为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荷兰政府共同建立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类机构.

教育使命与目标


  • 使命:加强全球水资源综合管理的教育和知识基础,满足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与水相关的能力建设需求,为水、环境和基础设施领域的专业人员提供教育和培训,提升相关组织和机构的能力.

  • 目标:致力于培养能够应对全球水资源挑战的专业人才,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和利用,促进全球水领域的教育、研究和能力建设,以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约翰内斯堡执行计划等全球水目标.

课程设置


  • 硕士学位课程:提供水与可持续发展理学硕士、水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硕士等学位课程,涵盖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环境科学、水治理等多个专业方向,培养学生在水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

  • 专业培训课程:针对不同层次和需求的专业人员,开展短期的专业培训课程,内容包括水利技术、水资源规划、水环境保护等,以提升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力和素质.

研究领域


  • 水资源管理与政策:研究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策略、水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水资源管理的体制机制等,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 水利工程与技术:开展水利工程的设计、建设与管理方面的研究,探索新型水利技术和工程材料的应用,提高水利工程的效率和安全性。

  • 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关注水环境污染的监测与治理、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研究生态水利工程等技术手段,促进水生态环境的改善。

  • 气候变化与水资源:研究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以及水资源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策略,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一支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教师队伍,他们在水领域具有丰富的教学、研究和实践经验。教师们不仅具备深厚的学术造诣,还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指导 。

国际合作


  •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类机构,学院与世界各国的高校、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水教育、研究和项目合作.

  • 参与和组织了多个国际组织的项目,如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资助的水项目,通过这些项目,学院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能力建设援助,促进了全球水领域的合作与发展 。

设施与资源


  • 学院拥有先进的教学设施和实验室,如水利工程实验室、环境分析实验室、水资源模拟实验室等,为学生的实践教学和科研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 此外,学院还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料和数据库资源,学生可以方便地获取国内外最新的水领域学术文献和研究成果,为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知名校友


  • 韩玉芳:中国水利工程师,1971 年 5 月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1998 年 7 月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获得物理海洋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加入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工作,并于 2000 年 3 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003 年 7 月获得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博士学位。2012 年 5 月至 2013 年 5 月赴荷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教育学院访问学习一年1.

  • Sebrian Be Selly:印度尼西亚人,于 2024 年 7 月 12 日成功通过其关于模拟红树林生长和扩张的博士论文答辩,他提出了一种模拟红树林轨迹和湿地发展的方法,有助于提高红树林恢复项目的成功率,其导师是 Dano Roelvink 教授,副导师是 Mick van der Wegend 副教授.

  • Silvia Bentancur Caballero:乌拉圭人,2024 年 6 月 24 日通过了其关于评估本国纸浆工业废水处理厂以提高除磷效率的博士论文答辩,并因此获得博士学位,其导师是 Damir Brdjanovic 教授和 Hector Garcia Hernandez 教授,副导师是 Carlos Lopez Vazquez 博士.

  • Kees Nederhoff:荷兰人,2024 年 6 月 20 日成功通过其关于热带气旋风险分析新方法及其对沿海洪水预测影响的博士论文答辩,并获得博士学位,其导师是 Dano Roelvink 教授,副导师是 Ap van Dongeren 博士和 José Antolínez 博士.

  • Sida Liu:中国人,2024 年 4 月 25 日成功通过其关于修复北京平原地下水枯竭问题的博士论文答辩,并获得博士学位,其导师是 Michael McClain,副导师是 Yang Xiao Zhou.

  • Mulele Na Buy Anda:赞比亚人,2024 年 4 月 15 日成功通过其关于研究赞比亚湿地中矿物质影响的博士论文答辩,并获得博士学位,其导师是 Kenneth Irvine 教授,副导师是 Peter Kelderman 博士.

  • Razan Elnour、Dalal Siddig、Gofran Ahmed 等:苏丹人,尽管其祖国仍在遭受战争,但他们作为学院的硕士毕业生,于 2023 年 12 月在代尔夫特举办了新苏丹水会议,汇聚专家、学者和利益相关者,共同讨论冲突后环境中的重建和恢复力等问题.

  • Tom Okurut Okia:曾于 1991 年至 1999 年在学院学习,其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聚焦于东非共同体部长理事会将维多利亚湖流域管理和发展框架战略作为所有维多利亚湖利益相关者的规划工具这一主题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