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的格拉茨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公立艺术类高等院校,以下是关于该校的详细介绍:
格拉茨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
学校性质:公立大学,是奥地利最重要的音乐与表演艺术高等学府之一。
专业设置:涵盖音乐、舞蹈、戏剧、表演等多个艺术领域,设有作曲、指挥、声乐、器乐、音乐教育、舞蹈表演、舞蹈编导、戏剧表演、戏剧导演等众多专业方向。
教学资源:拥有一批经验丰富、造诣深厚的教授和艺术家,教学设施先进,拥有多个音乐厅、排练厅、表演剧场等专业场所,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实践环境。
国际交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与世界各地的音乐院校和艺术机构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国际交流机会,包括交换生项目、国际演出合作、大师班等。
该校始建于 1811 年,最初是一所音乐学校,名为 “格拉茨市立音乐学校”,旨在为当地培养音乐人才。
1946 年,学校更名为 “格拉茨音乐与戏剧艺术学院”,开始逐步扩大教学规模和专业设置,涵盖了更多的音乐和戏剧领域专业,成为奥地利音乐与戏剧教育的重要基地。
1970 年,学校正式升级为大学,更名为 “格拉茨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并在之后的几十年里不断发展壮大,在音乐与表演艺术的教学、研究和创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培养出了众多杰出的艺术家,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声乐专业:学校拥有世界一流的声乐教授团队,培养出众多在国际歌剧舞台和音乐会舞台上崭露头角的歌唱家。其课程注重发声技巧、曲目演唱、表演能力等多方面的培养,且有机会与知名歌剧院合作演出。
器乐演奏专业:在钢琴、小提琴、大提琴、长笛、萨克斯等乐器演奏方面具有卓越的教学水平。学校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独奏、室内乐和管弦乐演奏机会,许多毕业生在国际乐器比赛中获奖,并进入著名乐团担任重要职位。
音乐教育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和音乐素养,使学生能够在不同教育领域从事音乐教育工作。该专业与奥地利及国际教育机构联系紧密,学生有丰富的实习和实践机会。
学校设有多种奖学金,包括基于学术成绩的奖学金,奖励在专业学习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基于经济困难的奖学金,帮助有经济需求的学生完成学业。
还有一些来自企业、基金会和私人捐赠的专项奖学金,用于支持特定专业或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例如,某些音乐基金会会为在特定乐器演奏或作曲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提供奖学金。
国际学生也有机会申请奥地利政府及学校提供的国际奖学金项目,以减轻学费和生活费用负担。
学历要求:申请本科通常需要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申请硕士需要相关专业本科学位或同等学历。
语言要求:一般要求德语达到一定水平,如德福(TestDaF)成绩达到 4 级或以上,或通过学校指定的德语语言考试。对于一些英语授课的专业,需要提供相应的英语语言成绩,如雅思、托福等。
专业要求:申请人需要提交相关的艺术作品、表演视频或作品集,以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此外,还可能需要参加学校组织的专业面试或考试,包括演奏、演唱、表演、创作等环节,以评估申请人的专业水平和潜力。
本科和硕士课程通常每年有两次申请时间。
冬季学期(一般是 9 月开学)的申请时间通常从当年的 4 月 1 日开始,到 6 月 30 日截止。
夏季学期(一般是 2 月开学)的申请时间通常从上年的 10 月 1 日开始,到 12 月 15 日截止。
具体申请时间可能因专业不同而有所差异,建议申请人提前关注学校官方网站,以获取准确的申请时间信息。
该校没有公布过整体的录取率数据。但有信息显示,在奥地利,格拉茨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的录取难度仅次于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表演专业的录取比例为 61:1,其声乐专业要经历五轮选拔,其他音乐专业也要至少二轮以上选拔。由此可推测格拉茨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的录取条件也较为严格。
全球排名:在 2024 年全球排名中位列第 3507 位。
欧洲排名:在欧洲 2785 所大学中排名第 998 位。
国内排名:在奥地利 71 所大学中排名第 27 位。在奥地利国内音乐领域排名第 5。
学科排名:在艺术与设计领域,奥地利国内排名第 21 位,世界排名第 3253 位;其中音乐学科世界排名第 343 位,声乐表演世界排名第 750 位。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奥地利国内排名第 30 位,世界排名第 5708 位。在工程领域,奥地利国内排名第 28 位,世界排名第 5261 位。在物理学领域,奥地利国内排名第 27 位,世界排名第 5119 位。
知名校友:
冈杜拉・扬诺维茨:奥地利著名抒情女高音歌唱家,是 20 世纪最杰出的歌剧演唱家之一,在歌剧、清唱剧、艺术歌曲和音乐会等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
玛丽安・莫特哈默:奥地利女演员,出演过多部影视作品,如《最后的舞蹈》《无父之人》等,1994 年被奥地利电影评审团评为年度最佳新人女演员,2017 年获得了奥地利电影奖最佳女配角奖.
安德烈亚斯・格罗斯鲍尔:奥地利古典小提琴家,2014 年 9 月至 2017 年 9 月担任维也纳爱乐乐团主席.
沃纳・格伦茨威格:奥地利音乐学家和档案管理员.
罗特劳德・汉斯曼:奥地利歌剧和音乐会女高音,曾参与尼古劳斯・哈农库特的录音工作,推动了历史知情表演的发展.
莉迪亚・米施库尔尼格:奥地利作家,主要创作小说、叙事文学和广播剧等,获得过贝塔斯曼文学奖.
安德烈亚斯・雷泽:瑞士管风琴家和指挥家,专注于歌剧和合唱指挥,2021 年 9 月 11 日被任命为莱比锡托马斯教堂乐长.
吉德里・什莱克・泰特:立陶宛指挥家,主要在欧洲从事歌剧指挥工作,2015 年曾是萨尔茨堡音乐节青年指挥奖的三位获得者之一.
丹妮拉・特拉诺瓦:意大利作曲家,主要从事音乐会音乐、歌剧和扩展声音环境等领域的创作.
约翰内斯・楚姆:奥地利歌剧男高音,在音乐会和歌剧领域都有着国际影响力,尤其擅长巴洛克清唱剧等历史风格的表演.
罗曼・卡里奥卢:塞浦路斯钢琴家和影视作曲家,为超过五十部的影视作品创作过配乐.
帕特里克・哈恩:奥地利指挥家、钢琴家和作曲家,被任命为伍珀塔尔剧院和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
鲁珀特・伯格曼:奥地利男低音歌剧演唱家.
雷昭:中国钢琴家,毕业于奥地利格拉茨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拥有钢琴演奏和钢琴二重奏演奏文凭,曾荣获意大利 Val Tidone 国际室内乐比赛头奖、意大利都灵第 17 届 TIM 国际音乐大赛双钢琴及四手联弹组第一名,以及奥地利贝森朵夫奖学金,现任天津外国语大学艺术团导师,天津市音乐家协会钢琴专业委员会会员.
徐屏:中国青年打击乐演奏家,Prism 音乐工作室创始人,毕业于奥地利格拉茨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打击乐专业硕士学位,曾工作于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等.
夏韵之:中国小提琴手,毕业于格拉茨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