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格勒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

列宁格勒国立大学现称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以下是对该校的详细介绍:

历史概况


  • 创立背景:1724 年由彼得一世皇帝的法令成立,是俄罗斯最早建立的大学之一,比莫斯科大学早 32 年.

  • 发展历程:建校时称圣彼得堡大学,1821-1914 年称为圣彼得堡皇家大学,1924-1991 年改名为国立列宁格勒大学,1991 年苏联解体后又改为现名.

学校规模


  • 学生数量:现有各类在校学生 36000 多人,其中本科学生 32000 名,研究生(硕士和博士)超过 4000 名,外国留学生约 4500 名.

  • 教职工数量:逾万名教职员工,超过 5000 名的教授,其中包括 40 名院士.

学科专业


  • 院系设置:学校设有 11 个科学研究学院和 20 个系,涵盖了众多学科领域,如物理、化学、数学力学、生物土壤、地质地理、国际关系、管理哲学、历史、经济、东方学、医学、心理学、新闻学、社会学和法律等系.

  • 专业详情

    • 数学 - 力学系:是 1819 年建校时仅有的三个系之一,与数学和力学科研所、计算中心、天文台一起,构成了圣彼得堡市最大科研中心之一,专业包括数学、力学、天文学等.

    • 物理系:学生从 3 年级第 2 学期开始深入学习所选物理学专业门类,并安排到相应的教研室钻研有关专业,4 年级以后去研究所和工厂实验室实习,专业有物理专业、无线电物理和电子学专业、固体物理学专业、地球物理学专业、计算物理专业等.

    • 化学系:专业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射电化学等.

    • 生物 - 土壤系:学习期限为 5 年,专业包括生物学、生理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农业化学、土壤学等.

    • 地理与地理生态系:专业有自然地理、经济和社会地理、制图学、地貌学、气候学、陆地水文学、海洋学、植物地理、地理生态学等.

    • 地质系:专业包括普通地质学、历史地质学、古生物学、岩石学、结晶学、水文地质学、地质学、地球物理探矿、地质学、放射性元素等.

    • 应用数学 - 程序控制系:专业有计算机和计算技术工具的使用、电子计算机的数学固件、组织和社会经济系统的数学固件等.

    • 社会学系:专业涵盖社会学理论和历史、应用社会学和部门社会学、社会管理和计划、个人和社会发展理论、社会分析和数学方法在社会学的运用方法等.

    • 经济系:专业包括政治经济学、经济控制论、经济学和科研与设计管理等.

    • 历史系:专业有俄国历史、俄国政党史、苏联社会史、近代和现代史、中世纪史、古希腊和罗马史、考古、艺术史、民族学和人类学等.

    • 哲学系:设有哲学科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物理学的哲学问题、生物学的哲学问题、逻辑学和控制论、伦理学和美学、科学无神论、哲学史、科学共产主义等专业化门类.

    • 法律系:是大学最早设立的三个系之一,专业包括国家和法的理论和历史、国家法和行政法、民法、刑法、土地和集体农庄法、国际法、劳动法、刑事诉讼程序和罪行调查学、民事诉讼程序等.

    • 心理学系:专业有普通心理学、工效和工程心理学、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心理学、体育和职业活动心理保障等.

    • 东方系:专业包括阿拉伯语、非洲学、印度语、伊朗语、汉语、蒙古语、突厥语、日语、远东诸国历史、近东诸国历史、伊朗史、古代东方史等.

    • 语言系:是历史最久、人数最多的系之一,专业有俄罗斯语言和文学、英语、英语和文学、英语翻译、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匈牙利语、瑞典语、现代希腊语和文学、保加利亚语、捷克语、捷克语和文学、保加利亚塞尔维亚语和文学等,还包括语言理论、语音学和修辞功能学、实用语言学、古语言学、圣经学、实用信息学等.

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众多高水平的教师,包括 279 位科学博士、784 位博士副教授,还有许多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通讯院士以及各类奖章获得者.

教学与科研


  • 教学资源:学校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设施和学习资源,每名学生都可以使用罗巴切夫斯基超级计算机,该超级计算机在全球排名 24 位.

  • 科研成果:学校在多个学科领域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如 1967 年毕业于该校的校友阿列克谢・叶基莫夫与美国科学家蒙吉・巴文迪和路易斯・布鲁斯因发现和研究量子点而荣获 2023 年诺贝尔化学奖 ,此外还有巴甫洛夫、梅契尼科夫、谢苗诺夫、朗道、普罗霍罗夫等 8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科研合作:学校与国内外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积极开展科研合作项目和学术交流活动,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科研合作平台.

国际交流


作为欧洲大学联盟的成员,学校一贯坚持和世界著名大学的校际交流合作,合作院校包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德国艾森综合大学、英国伦敦城市大学、意大利卡拉布利亚大学等,吸引了大量国际学生前来学习深造,营造了多元化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排名


根据 QS 排名,该校跻身全球前 300 所大学之列,在东欧和中亚地区排名第二,在 QS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名中,位居俄罗斯第二位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