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

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是俄罗斯一所极具影响力的高等学府,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历史沿革


  • 1944 年 10 月 14 日,该校由苏联政府特别法令在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新成立的国际关系学院基础上建立,最初的 200 名学生是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退伍军人1.

  • 20 世纪 50 年代初,学院在历史与国际关系学院的基础上增加了国际法学院和国际经济关系学院。1954 年,1815 年创建的东方语言学院的继承者莫斯科东方学院并入。1958 年,对外贸易学院也并入其中.

  • 1969 年,学院增设了新闻学学院和法学院。1989 年,开始招收自费学生,首批西方国家的学生也开始入学.

  • 1992 年,学校获得大学地位,但传统上其名称中保留了 “学院” 一词,同年还创建了国际管理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内的政治学系也于 1998 年发展成为独立的政治学院.

  • 2000 年,学校成立了能源政策与外交学院以及应用经济与商业学院。2005 年,开设了欧洲研究学院。2011 年,对外经济关系学院转型为应用经济与商业学院.

  • 2013 年,学校开设了治理与全球事务学院,这是俄罗斯首个用英语在本科阶段培养国际学生的学院。2016 年,在莫斯科郊区开设了奥丁索沃分校.

  • 2017 年,国际管理学院和政治学院合并为治理与政治学院.

学校规模


  • 学生数量:2019 年,学院共有来自 74 个国家的 9729 名学生,其中 16% 为国际学生.

  • 师资力量: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截至 2019 年有 1254 名学术人员,其中包括 20 多名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及国际各专业科学院的正式成员和通讯院士,17 人荣获俄罗斯功勋科学家称号.

学科专业


  • 学院提供 18 个学习领域的教育项目,包括国际关系与区域研究、政治、治理、外交、世界经济、法律、新闻学、对外贸易与管理、能源事务、语言学、环境研究等.

  • 具体专业有国际关系、政治学、国际法、国际信息、国际经济关系、国际商业活动及行政管理等,各专业都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两门外语.

教学特色


  • 学术水平高:学校的学术标准高,在俄罗斯、东欧和中亚地区广受认可,在 QS 世界大学排名中表现出色,2022 年位居世界第 345 位,在 QS 新兴欧洲和中亚地区排名第 55 位.

  • 课程丰富:除了专业课程外,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开设有大量的选修课程和实践项目,如模拟联合国、国际商务谈判、外交礼仪等.

  • 语言教育强:学校非常重视语言教育,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2019 年该校每学期教授 54 种全日制语言,是所有学术机构中最多的。学校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学习资源和交流机会,如语言实验室、国际语言交流项目等.

  • 教学方法多样:学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风格。学校还积极推广数字化教学,自 2016 年起就在 Coursera 平台上录制和发布远程课程,截至 2020 年,Coursera 上已有 20 门该校教授的课程.

科研情况


  • 作为俄罗斯重要的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之一,学院的科研成果丰硕,为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和国际事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学校设有多个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如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法研究中心、能源政策研究中心等,研究人员在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法、国际经济、能源安全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工作.

  • 学校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与世界各国的高校、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前沿性的研究课题,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学术地位.

校园生活


  • 学校设有四座宿舍楼,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住宿条件.

  • 校内有各种学生组织和社团,如学生会、国际学生协会、学术俱乐部、文化艺术社团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各种活动,丰富课余生活.

  • 学校还会举办多种大型年度活动,如国际学生节等,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和交流互动的平台.

知名校友


  • 学院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包括 500 多位俄罗斯驻各国大使,以及各界精英,如俄外长拉夫罗夫、前驻华大使罗高寿、现任驻华大使杰尼索夫等均出自该校门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