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图加特大学

斯图加特大学是德国著名的国立大学,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历史渊源


  • 斯图加特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 1829 年的斯图加特联合技术工业学校,它的建立标志着巴登 - 符腾堡州工业时代的开始.

  • 1862 年学校改制,由建筑、工程、机械和化工四个高等技术学校合并组成了今天斯图加特大学的基本框架.

  • 1876 年被改名为高等技术学院,并在 1900 年获得了工程类学科的博士授予权.

  • 1967 年改名为斯图加特大学.

学校规模


  • 学生数量:拥有 20,000 名在校学生.

  • 教职工数量:共有 5000 名教职员工,其中包括多位诺贝尔奖、莱布尼茨奖获得者.

  • 校园分布:主要有两个校区,分别是市中心校区和 Vaihingen 校区,两个校区通过地铁相连,交通便捷 。市中心校区有建筑与都市计划、生物学、大地测量、历史、社会科学和商业管理等专业;Vaihingen 校区则涵盖生物学和地理科学、化学、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工程等专业.

学科专业


  • 院系设置:下设 10 个院系,包括建筑及城市规划学院、土木及环境工程学院、化学学院、地理及生物科学学院、电子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学院、航空航天及测量学学院、机械学院、数学及物理学院、哲学及历史学学院、经济及社会学学院.

  • 专业课程:专业设置全面,涵盖工科、理科、经济及社会类、语言及文化科学等众多领域,如生产自动化技术、土木工程、数学、物理学、面向工程的企业管理、教育学、政治学、社会学、运动科学、技术教育学、国民经济学、经济信息学、英语计算机语言学、日尔曼文学 / 德语历史、自然科学及技术史、艺术史、语言学、哲学及伦理学等,还提供丰富的英语授课专业.

  • 优势学科:在工程技术领域享有盛誉,其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车辆工程等学科在德国乃至世界都处于领先地位。在 2017 年 QS 的世界排名中,该校有 10 个专业进入世界前 200 名,其中机械工程位居世界第 47 位,德国第 3 位;其建筑学院下设 14 个研究所,建筑教学紧跟世界建筑发展潮流,计算机参数化、现代建筑研究成绩突出.

教学特色


  • 理论与实践结合:学校周边有众多知名企业,如戴姆勒、博世、保时捷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实践机会,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宝贵的工作经验.

  • 国际化教学:与全球多所高校保持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换、教师互访、联合科研等项目,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学习和交流机会,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 跨学科教学: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素养,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科研实力


  • 研究机构:拥有多个科研机构,如德国精英集群、精英研究生院、弗劳恩霍夫研究所、马克思 - 普朗克研究所等,这些研究机构在各自的领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为学校的科研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 科研成果:学校的科研成果显著,在航空航天技术、生物医学系统与机器人、量子技术、模拟科学等战略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排名


  • 在 2017 年 QS 世界大学排名中,斯图加特大学有 10 个专业进入世界前 200 名,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都进入了世界前 100 名.

  • 在 2007 年《焦点》周刊的大学综合排名中,与卡尔斯鲁厄大学并列第七.

  • 在 2008 年《经济周刊》德国大学综合排名中位居第 7 名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