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简称 UCL)

以下是关于伦敦大学学院的中文名字、基本信息和历史发展的介绍:

中文名字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的中文名为 “伦敦大学学院”。

基本信息

  • 学校性质:公立研究型大学

  • 学校排名:在 2025 QS 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世界第 9 位;在 2024-2025 年度 U.S.News 全球最佳院校排名中,排名第 7 名;在 2024 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排名第 16 名。

  • 校区分布:有 2 个校区,分别为主校区和东校区。主校区位于伦敦市中心的布卢姆斯伯里区,邻近大英博物馆、大英图书馆等;东校区位于伦敦东部的伊丽莎白女王奥林匹克公园。

  • 学院设置:下设有 11 个学院,涵盖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医学等多个领域。

  • 课程设置:有本科课程 430 门,研究生课程 720 门。

  • 学生与师资:有学生 51000 名,其中 55% 为国际学生,有教职员工 16000 名,其中 34% 为国际员工。

历史发展

  • 创立初期(1826 年 - 1836 年):1826 年,伦敦大学学院创立,自称为 “伦敦大学”,是英国第一所不分宗教招收学生的大学。1828 年开始招收学生,建立了英国第一个化学、英语、德语和意大利语学术部门。1831 年,获得皇家宪章,赋予了其颁授学位的权力。1834 年医学院最初成立,时为北伦敦医院,1837 年更名为大学学院医院。

  • 重要发展阶段(1836 年 - 1907 年):1836 年,与伦敦国王学院合并组建新的伦敦大学系统,并更名为 “伦敦大学学院”。1866 年开始南翼扩建工程。1871 年,斯莱德美术学院成立。1878 年,获得皇家补充宪章,成为英国第一所获准向女性授予学位的大学,并录取了女性学生。1893 年,成立英国第一所学生会。

  •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轰炸袭击中严重受损,1939 年战争开始时,所有部门都已从伦敦撤离。

  • 战后发展(1959 年 - 1998 年):1959 年犹太研究所迁至 UCL,1967 年马拉德空间科学实验室成立。1973 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 ARPANET 的全球链接点,并发出世界上第一封电子邮件。1976 年,正式恢复 “伦敦大学学院” 的校名。1993 年,伦敦大学重组,UCL 被视为事实上的独立大学。1994 年,UCL 国家医疗服务信托基金会成立,随后几年相继与多个研究所合并,1998 年,成功合并皇家自由医院医学院,创建了皇家自由和大学学院医学院。

  • 21 世纪以来:2005 年开始,有权授予自己的学位。2009 年被指定为英国首批学术健康科学合作伙伴之一。2010 年,参与合作共建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2012 年,推出跨学科的文理学士学位本科学位课程,同年伦敦大学药剂学院被整合。2013 年,帝国理工学院的翻译系转移至 UCL。2014 年,伦敦大学教育学院被 UCL 整合。

专业设置

  • 本科专业

    • 商科:商业信息管理、管理科学、经济学、经济统计等。

    • 社会科学:古代史、人类学、考古学等。

    • 工科:建筑、物理化学、化学、化学与数学等。

    • 艺术:美术、艺术史、艺术与科学等。

    • 自然科学:天体物理、生物科学、地理等。

    • 医学:药学、神经科学、心理学等。

  • 硕士专业

    • 医学:分子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医学人类学等。

    • 工科:系统工程管理、财务风险管理、金融数学、土木工程等。

    • 社会科学:听觉科学、历史、社会发展的实践等。

    • 商科:金融工程、管理、发展规划、会计、经济学等。

    • 艺术:美术、高级影像学、建筑设计等。

    • 自然科学:能源与环境材料、环境系统工程、人类学、环境与发展等。

学费

  • 预科学费:人文预科项目约 20,495 英镑,理科与工程预科项目约 21,995 英镑。

  • 本科学费:每年约 19,720 - 31,270 英镑。其中,教育类约 19,720 英镑,数学类约 25,110 英镑,考古类约 27,540 英镑,科学和工程类约 28,610 英镑,计算机科学专业约 31,270 英镑。

  • 研究生学费:每年约 20,110 - 30,400 英镑。例如,教育学专业约 20,110 英镑,博物馆研究专业约 24,250 英镑,工程类专业约 26,160 英镑,金融学约 30,400 英镑。

奖学金

  • Cochlear Graeme Clark 奖学金:奖励 5 名学生,每人 6,000 英镑,授予接受耳蜗神经核移植的学生。

  • Frederick Bonnart - Braunthal 奖学金:奖励 2 名学生,每人 12,000 英镑,奖励有计划进行宗教、种族和文化歧视方面探索的学生。

  • 杰出女性学生 Gay Clifford Fees 奖励:有 4 个名额,每人 2,500 英镑,奖励对象是计划在艺术与人文学院或社会与历史科学学院进行全日制学习的硕士研究生。

  • 还有 UCL 本科入学奖学金、UCL 研究生入学奖学金、UCL 研究奖学金等多种奖学金。

申请条件

  • 本科

    • 预科:毕业于中国重点高中,平均分 80 以上,其他高中 80 分以上,需要参加面试和考试。

    • 语言:雅思综合 6.5 以上,单项不低于 6.0(部分课程要求雅思 7.0);托福综合 92 以上,阅读不低于 24,听力不低于 20,口语不低于 23,写作不低于 25。还接受 PTE、IB 成绩,IB 要求 34 以上,PTE 要求 62 以上,单项不低于 59。

    • A - level:要求大部分落在 AAA - ABB 之间。

    • 其他:完成 2 年受 UCL 认可的中国大学学士学位,且平均分在 85 以上或者 GPA3.45(4.0)。

  • 研究生

    • 学术:通常需要(2:1)或(2:2)本科学位。中国学生申请,Upper second - class(2:1)学士学位,最低要求总体平均水平的 85%;Lower second - class(2:2)学士学位,最低要求总体平均水平的 80%。

    • 英语:IELTS 6.5(多数理工学科和金融)单项不低于 6;7.0(多数人文学科)单项不低于 6;7.5(法律 / 历史 / 个别理工学科 / 个别人文学科)单项不低于 6.5。

申请时间

  • 申请开放时间:大部分专业于 2024 年 10 月 14 日开放申请通道。

  • 申请截止日期:多数专业的申请截止日期为 2025 年 1 月 29 日下午 6 点(英国时间)。部分专业截止时间有所不同,如建筑设计硕士专业针对国际生的申请截止时间为 2025 年 4 月 4 日,人机交互硕士专业针对国际生的申请截止时间则为 2025 年 2 月 12 日,管理学专业开放时间为 11 月 1 日,截止时间也相应调整。

  • 报名截止日期:一般为 2025 年 2 月 17 日。

录取率

  • 本科:整体录取率约为 30%。一些竞争激烈的专业录取率较低,如法学学士(LLB Law)为 3.4%,美术学士(BFA Fine Art)为 6.1%,计算机科学理学士(BSc Computer Science)为 7.6%。而部分专业录取率较高,如德语与历史文学学士(BA German and History)、法语与俄语文学学士(BA French and Russian)等可达 94%。

  • 研究生:授课型研究生录取率约为 38%。其中,竞争激烈的专业有教育学研究生证书(PGCE)数学专业为 3.4%,商业与可持续发展理学硕士(MSc Business and Sustainability)为 7.4%。相对容易申请的专业有领导力文学硕士(MA Leadership)、康复工程与辅助技术理学硕士(MSc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and Assistive Technology)等,录取率高达 98%。研究型研究生的录取率因专业而异,如人工智能医疗研究硕士(MRe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nabled Healthcare)约为 5.4%,分子建模与材料科学研究硕士(MRes Molecular Modelling and Materials Science)则为 96%。

国际国内排名

  • 国际排名

    • QS 世界大学排名:2025 年位列第 9。在 2018 - 2024 年期间,排名在第 7 - 10 位之间波动,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十。

    •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2025 年位列第 22。在过去几年中,大致处于世界第 14 - 22 位之间。

    • U.S. News 世界大学排名:2024 年全球排名第 7,在欧洲排名第 3,在英国国内排名第 3。

  • 国内排名:在《卫报》2025 年英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 9。在《完全大学指南》2025 年英国大学排名中也位列第 9。在 REF 2014 英国大学官方排名中,伦敦大学学院的科研实力位列全英第 1。

知名校友

  • 政治领域

    •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印度国父,著名的反殖民主义领袖,在伦敦大学学院学习法律,他通过非暴力抵抗运动领导印度获得独立,对全球的民权和自由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 五代友厚:日本明治时代的政治家、企业家领袖,在伦敦大学学院学习,对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

  • 科学领域

    • 约翰・欧基夫:美英双重国籍科学家,2014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他在伦敦大学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并留校担任教授,其研究发现了大脑中的 “内置 GPS”—— 定位系统,为理解人类空间认知和导航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 弗朗西斯・克里克:与詹姆斯・沃森共同发现了 DNA 的双螺旋结构,获得 1962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伦敦大学学院进行了部分研究工作,其成果为现代分子生物学奠定了基础。

    • 彼得・曼斯菲尔德:英国物理学家,因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方面的贡献获得 2003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曾在伦敦大学学院担任教授,其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使无创性诊断疾病成为可能。

  • 文化娱乐领域

    • 瑞奇・热维斯:英国著名的喜剧演员、作家和制片人,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他创作并主演了多部知名的喜剧作品,如《办公室》《临时演员》等,以其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关注和赞誉。

    • 克里斯托弗・诺兰:著名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在伦敦大学学院学习期间开始接触电影制作。他的作品以复杂的叙事结构、震撼的视觉效果和深刻的主题著称,如《盗梦空间》《蝙蝠侠》系列等,是当代好莱坞最具影响力的导演之一。

    • 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曾在伦敦大学学院学习,其作品充满了对人性、自然和宗教的深刻思考,对印度和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 夏目漱石: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作家,被称为 “国民大作家”。他在伦敦大学学院留学期间,对西方文化和文学有了深入了解,其作品如《我是猫》等以独特的幽默和深刻的洞察力展现了日本社会的种种问题。

  • 商业领域

    • 埃隆・马斯克:特斯拉和 SpaceX 公司的创始人,在伦敦大学学院获得物理学和经济学双学位。他是当代最具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之一,致力于推动电动汽车和太空探索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多个行业的格局。

    • 郭鹤年:马来西亚著名企业家,有 “亚洲糖王” 之称,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他在商业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经营范围涵盖糖业、酒店、房地产等多个领域,是亚洲商界的传奇人物。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