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民族大学

以下是关于青海民族大学的相关信息:


  1. 英文名字:Qinghai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2. 基本信息:青海民族大学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是由青海省人民政府举办,青海省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也是青海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委共建高校,入选国家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项目高校。学校有东序、西昆、文实、博雅、南山五个校区,占地面积约 1383 亩,图书资料 382.86 万册(含电子图书 212.52 万册)。学校有 1237 名教职工,20901 名在校生,设有 22 个教学学院。

  3. 历史发展:学校前身是 1949 年 12 月 12 日成立的青海省青年干部训练班。1950 年 4 月,更名为青海省人民公学,9 月,再次更名为青海民族公学。1956 年 9 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青海民族学院。1962 年 10 月青海师范学院、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和青海医学院并入青海民族学院。1981 年 1 月,国务院批准青海民族学院为首批授予硕士学位单位。2001 年 1 月青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并入青海民族学院。2009 年 3 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2014 年 9 月教育部特批学校与天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18 年 10 月获批博士授权单位和民族学博士一级学科博士点。

  4. 专业设置:学校有 60 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门类。例如经济学、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物理、能源与动力工程、通信工程、药学、药物制剂等。

  5. 学费:文史类 4500 元 / 年,理科类 5000 元 / 年,工科类 5200 元 / 年,医学类 5500 元 / 年,艺术类专业 6500 元 / 年,民族预科 3000 元 / 年,土地资源管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收费标准为 37000 元 / 年。住宿费一般为每学年 1000-1200 元。

  6. 奖学金:包括综合奖学金,用于奖励在学习、科研、社会实践等多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学术奖学金,包括优秀新生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等,针对在学习成绩、科研创新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专项奖学金,针对参加全国性竞赛获奖、在创新创业方面表现突出等特定领域或活动表现优秀的学生;社会资助类奖学金,由企业、社会团体或个人设立,用于奖励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

  7. 本科申请条件:一般来说,参加高考且成绩达到所在省份相应批次录取分数线的考生可以报考。对于少数民族考生,学校可能会根据相关政策给予一定的优惠和照顾。具体要求以当年招生章程为准。

  8. 硕士申请条件

    •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 2 年(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下同)或 2 年以上的人员,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 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学校体检要求。

    • 考生学业水平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9. 本科申请时间:一般在每年高考后,根据各省招生考试院规定的时间进行志愿填报。

  10. 硕士申请时间:以 2025 年为例,推免生申请工作一般在 2024 年下半年启动。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的报名时间一般在 2024 年 10 月左右,具体时间以当年教育部公布为准。

  11. 录取率

    • 本科:2023 年学校计划招生 3300 人,实际录取考生 3300 人,实际录取率为 100%。

    • 研究生:考研复试录取比例预计在 20%-30% 左右,即 12 个人复试,会淘汰最后的 2 个人。2023 年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硕士研究生录取率为 4.3%。

  12. 国际国内排名

    • 国内排名:在 2025 年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中,青海民族大学全国排名第 223 位,位列青海省内大学排名第 2 名,是区域一流大学。在 2024 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 529 名。在 2024 年中国民族类大学排名中,位列第 13 名。

    • 国际排名:“ESI、QS、泰晤士、U.S.News” 等国际权威排名榜单中,青海民族大学均未上榜,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较弱。

  13. 知名校友

    • 杰桑・索南达杰:1974 年毕业于青海民族学院,“改革先锋”,中国 “环保卫士”。他组织了中国第一支武装反盗猎队伍,多次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打击盗猎行为,1994 年 1 月在与盗猎者的对峙中被枪杀。

    • 罗松达哇:著名藏学家和藏医药学家,曾担任青海省藏医药研究所所长和中国藏医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等职务,被誉为 “中国现代藏医药事业的先驱和领军人物”。

    • 华本佑:藏学家和语言学家,在国内外语言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为推动民族语言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梅卓:藏族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青海省作家协会主席,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青海省优秀专家。

    • 陈志秀: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优秀法官,西宁市城东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