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同济大学相关信息:
英文名字:Tongji University
基本信息:同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 “双一流” 建设高校,国家 “985 工程” 和 “211 工程” 重点建设高校,位于上海市。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 10 个门类。现有 33 个学院(系)和 2 个附属医院,有专任教师 2977 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 15 人(含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 23 人(含双聘)。
历史发展
1907 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 “德文医学堂”,是为同济大学的前身。
1912 年,增设工科,更名为 “同济医工学堂”。
1923 年,正式定名为同济大学。
1927 年,成为国立同济大学,是中国最早的七所国立大学之一。
抗战时期,同济大学历经六次搬迁,先后辗转沪、浙、赣、桂、滇等地,1940 年迁至四川宜宾李庄。
1946 年回迁上海以后,发展成为以理、工、医、文、法五大学院著称的综合性大学。
1952 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同济大学成为以土木、建筑、机械、电机等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
1978 年开始,同济大学实行 “两个转变”,即由土木建筑为主的理工科大学向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转变,由国内普通高校向国内外有影响的高水平大学转变。
2000 年,与上海铁道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同济大学。
专业设置:同济大学专业众多,优势专业突出。例如,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有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专业;土木工程学院有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地质工程等专业;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等专业;汽车学院有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等专业;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等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经济与管理学院有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金融学等专业;医学院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等专业。
学费
一般本科专业学费为每年 5000 - 6500 元,其中文科类专业每年 5000 元,理工科类专业每年 5500 元,医学类专业每年 6500 元。
艺术类专业学费每年 10000 元。
软件工程专业学费为前两年每年 5000 元,后两年每年 16000 元。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费因项目不同而有所差异,如同济大学与德国汉堡应用科技大学合作举办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学费为每年 15000 元。
奖学金
同济大学设有多种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奖学金以及社会捐赠奖学金等。
国家奖学金金额为每年 8000 元,国家励志奖学金金额为每年 5000 元。
学校奖学金分为不同等级,用于奖励在学业成绩、科研创新、社会实践、综合素质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社会捐赠奖学金由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企业设立,奖励对象和金额各有不同。
申请条件
本科申请: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成绩达到同济大学在当地的录取分数线,同时符合学校对考生的体检、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的要求。对于特殊类型招生,如自主招生、综合评价招生、艺术类招生、体育类招生等,还需满足相应特殊条件。如艺术类考生需参加专业考试并取得合格成绩,体育类考生需参加体育专项测试等。
研究生申请:获得本科学士学位或具有同等学力,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成绩达到学校复试分数线,通过复试后可被录取。推免生需获得所在学校的推免资格,并通过同济大学的推免生选拔程序。
申请时间
本科申请:一般在每年高考结束后,根据各省份的志愿填报时间安排进行申请,通常在 6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进行志愿填报。特殊类型招生的申请时间各有不同,如自主招生、综合评价招生等一般在高考前完成报名和测试,艺术类、体育类招生的报名和考试时间一般在当年的 1 - 3 月份。
研究生申请: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的报名时间一般为每年的 10 月份,网上确认时间为 11 月份,考试时间为 12 月份。推免生申请时间一般在每年的 9 月份,具体时间以学校发布的通知为准。
录取率:同济大学的录取率因年份、省份、专业以及招生类型等因素有所不同,学校通常不直接公布整体录取率。以本科招生为例,在部分省份的录取分数线较高,竞争较为激烈。例如,在一些省份的理科录取分数线可能超出一本线 100 分以上。在研究生招生方面,不同专业的报录比差异较大。热门专业如建筑学、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报考人数众多,录取率相对较低;而一些相对冷门的专业,录取率则相对较高。如 2024 年同济大学拟录取硕士推免生 2058 人、直博生 447 人。
国际国内排名
国际排名:在 2025 QS 世界大学排名中,同济大学位列全球第 192 位,中国内地第 8 位。在 2025 年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全球国际化大学排名中,同济大学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一。该排名主要依据国际学生比例、国际教职工比例、国际合作论文比例以及国际声誉这四项指标来衡量大学的国际化程度。
国内排名:在国内众多大学排名榜单中,同济大学通常处于前列。在软科等排名中,同济大学一般位于全国 10 - 20 名左右。学校有 8 个国家 “双一流” 认定建设学科,17 个上海市一流学科,12 个上海市 “高峰高原” 计划高峰学科。
知名校友
万钢:1952 年 8 月生,上海市人,致公党成员,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机械系毕业,工学博士学位,教授。曾任中国科学技术部部长等职务。
裘法祖:1914 年 12 月 6 日 —2008 年 6 月 14 日,浙江杭州人,外科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 “中国外科之父”。
乔石:1924 年 12 月 —2015 年 6 月,原名蒋志彤,浙江定海人,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曾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原书记,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厉麟似:1896 年 2 月 18 日 —1970 年 10 月 21 日,是中国近现代教育界的代表人物,著名教育家、外交家和语言学家。
吴孟超:1922 年 8 月 31 日 - 2021 年 5 月 22 日,出生于福建省闽清县,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肝脏外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 “中国肝胆外科主要创始人”。
贝时璋:1903 年 10 月 10 日 - 2009 年 10 月 29 日,生于浙江镇海,1921 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医工专门学校医预科,1928 年获德国土滨根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是中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
此外,还有梁建英、宋神友、林毅峰、孙文杰、杨金槐等校友在各自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