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医科大学

以下是锦州医科大学的相关信息:

英文名字

J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基本信息

  • 院校类型:锦州医科大学是一所以医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

  • 师资力量:截至 2023 年 11 月,学校有教职员工 1200 余人,其中专任教师 800 余人。有国家级人才 5 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12 人,辽宁省优秀专家 10 人,辽宁省教学名师 16 人。

  • 学科优势:学校拥有 5 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 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等学科是学校的优势学科。

历史发展

  • 1946 年,学校始建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时为东北军区卫生学校。

  • 1949 年,迁至辽宁省锦州市,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卫生部医科学校。

  • 1958 年,改编为锦州医学院。

  • 2006 年,更名为辽宁医学院。

  • 2016 年,更名为锦州医科大学。

专业设置

  • 医学类: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眼视光医学、儿科学、精神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康复治疗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实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药学、药物制剂、临床药学等专业。

  • 理学类:有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应用心理学等专业。

  • 工学类:有生物医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

  • 管理学类:有公共事业管理、市场营销、劳动与社会保障、健康服务与管理等专业。

学费

  • 本科专业中,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眼视光医学、儿科学、精神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康复治疗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实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药学、药物制剂、临床药学等专业学费为每人每年 5200 元;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应用心理学等专业学费为每人每年 4800 元;生物医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学费为每人每年 4800 元;公共事业管理、市场营销、劳动与社会保障、健康服务与管理等专业学费为每人每年 4200 元。

奖学金

  • 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特别优秀的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 8000 元。

  • 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资助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 5000 元。

  • 学校奖学金:学校设有优秀学生奖学金,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奖励金额分别为每人每年 1500 元、1000 元、500 元,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成绩进行评定。此外,还有单项奖学金,用于奖励在学习、科研、社会实践、文体活动等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

申请条件

  • 普通高考招生: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份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具体分数线因省份和专业而异)。考生的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应符合教育部和各省招生委员会规定的要求。对于有选考科目要求的省份,考生需满足学校各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

  • 专升本招生:辽宁省内高职高专院校应届毕业生,且符合辽宁省教育厅关于专升本考试的相关规定。考生需参加辽宁省组织的专升本统一考试,成绩合格,并符合学校各专业的录取要求。

申请时间

  • 普通高考招生:一般在每年的 6 月份参加高考,7 月份开始填报志愿,具体时间由各省招生考试机构确定。

  • 专升本招生:辽宁省专升本考试一般在每年的 4 月份进行,考生需在当年的 3 月份左右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具体时间以辽宁省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公布的为准。

录取率

  • 本科:据学校 2022-2023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高中起点本科录取率为 100%,第一志愿录取率 82.75%。

  • 研究生:以 2024 年护理专业为例,学硕进面 15 人,录取 10 人;专硕进面 123 人,录取 90 人。但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录取率会有所不同。

国际国内排名

  • 国际排名:在 2024 年中国高校 ESI 国际排名中位列全球第 3586 名。在 2023 年 US 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全世界第 2000 名。

  • 国内排名:在 2024 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 325 名,在 2024 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 262 名,在 2024 软科中国医药类大学排名中位列全国第 47 名。

知名校友

王洪新是锦州医科大学的杰出校友。他 1982 年考入锦州医科大学攻读医学学士学位,后在学校取得硕士学位。毕业后,他放弃国外工作机会,多次选择回到母校工作,为学校的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全身心投入。他主持多项国家及省级课题,在国家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 300 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 14 项,培养了众多优秀研究生,获得了国务院特殊津贴等众多荣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