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以下是关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相关信息:

英文名字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缩写为 CUG。

基本信息

  • 学校性质: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国家 “211 工程” 重点大学、教育部优势学科平台建设项目资助高校和国家 “双一流” 建设高校。

  • 校区分布:有南望山校区、未来城校区两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 1474353 平方米。

  • 学院与专业设置:现有 23 个学院、70 个本科专业。有 16 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4 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6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及工程硕士、MBA、MPA 等 10 个专业学位授予权,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包涵 14 个工程领域。

  • 学生规模:全日制在校学生 34160 人,包括本科生 18719 人,硕士研究生 12067 人,博士研究生 2339 人,国际学生 1035 人;成教及网络教育注册学生 2 万余人。

  • 师资力量:教职员工 3405 人,其中教师 1943 人。

历史发展

  • 1952 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共同合并建立北京地质学院。

  • 1960 年,成为全国重点院校。

  • 1970 年,更名为湖北地质学院,学校迁出北京,搬至湖北省江陵县。

  • 1974 年,定址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

  • 1978 年,在原北京校址建立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 1981 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 1986 年,成为全国试办研究生院的高校。

  • 1987 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组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总部在武汉。

  • 1997 年,成为国家 “211 工程” 重点建设高校。

  • 2000 年,由国土资源部划归教育部主管。

  • 2006 年,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协议,同年成为教育部优势学科平台建设项目资助高校。

  • 2017 年,首批获得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项目资助。

  • 2022 年,再次入选新一轮国家 “双一流” 建设。

专业设置

  • 理科专业: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应用化学、地理科学类(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地球物理学类(地球物理学、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勘查技术与工程(勘查地球物理方向))、地质学类(地质学、地球化学)等。

  • 工科专业: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类(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土木类(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地质类(地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钻探工程方向)、资源勘查工程)等。

  • 文科专业: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双语教学班)、市场营销、会计学、旅游管理)、广播电视学、思想政治教育、法学、英语、行政管理等。

学费

  • 第一档:3375 元 / 年。

  • 第二档:4500 元 / 年。

  • 第三档:5850 元 / 年。

  • 第四档:45000 元 / 年。

  • 第五档:55000 元 / 年。

奖学金

  • 国家奖学金:奖励特别优秀的学生,每人每年 8000 元。

  • 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每年 5000 元。

  • 赵鹏大奖学金: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老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赵鹏大教授携弟子共同出资 110 万元人民币设立于 2011 年 5 月,持续资助地质大学勘探、数学地质、资源产业经济等学科专业的博士生、硕士生及本科生。

申请条件

  • 本科招生:参加当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的考生,符合教育部及考生所在省级招生委员会规定的报考条件,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的要求。对于一些特殊专业,如色盲色弱考生不能填报地质类、地球物理学类等相关专业。

  • 研究生招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 具有推荐免试资格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并获得所在院校推荐免试资格,推荐手续完备,材料齐全。

    • 本科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及其他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 本科直博生选拔条件:本科阶段学习成绩优良;通过英语六级考试,或托福、雅思通过留学资格,或有三个月以上的国外留学经历,或以第一作者发表过英文文章;具有一定科研经历并获得全国性学科竞赛奖励,或在 T5 及以上分区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或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申请时间

  • 本科招生:一般在每年的 6-7 月,考生通过所在省份的高考志愿填报系统进行志愿填报。具体时间以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公布的时间为准。

  • 研究生招生: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的报名分为预报名和正式报名。预报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 9 月下旬,正式报名时间在 10 月。具体时间以当年教育部公布的时间为准。考试时间一般在 12 月下旬。次年 3-4 月进行复试,具体复试时间由学校根据教育部规定和招生工作安排确定并公布。对于推免生,各学院会在每年的 9-10 月发布接收推免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符合条件的学生需按照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申请材料并参加复试。

录取率

  • 本科:学校在各个省份的录取分数线和录取率有所不同,且每年的录取情况也会受到招生计划、报考人数、试题难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以 2024 年河北省物理组和历史组的录取情况为例,可参考相关的报考资料,但具体的录取率数据较难准确统计和一概而论。此外,学校 2024 年保研率约为 12%。

  • 研究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24 年毕业生的考研率是 38%。2023 届毕业生深造比例高达 45.62%,免试研究生录取人数达到 939 人,保研率 20.97%,各类基地班的保研率达到了 70%,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两个国家拔尖计划班的保研率更是达到了 100%。

国际国内排名

  •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2024 年全国排名第 61 位。

  • 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2024 年世界排名第 201-300 位。

  • 校友会排名:2024 年排名为 75 位。

知名校友

  • 郑思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 2017 级校友,在巴黎奥运会羽毛球混双决赛中,与黄雅琼夺得金牌。

  • 黄雅琼: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 2015 级校友,与郑思维搭档在巴黎奥运会羽毛球混双决赛中夺冠。此外,在东京奥运会羽毛球混双决赛中,她与郑思维不敌队友获得亚军,当时夺得冠军的王懿律 / 黄东萍也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学生。

  • 孙佳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体育学院 2023 级硕士研究生,在巴黎奥运会男子 4×100 米混合泳接力决赛中,与队友夺得金牌,这是中国游泳队首次获得该项目的奥运金牌。

  • 程寒松:1982 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2004 年被聘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特聘教授,任理论化学与计算材料科学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可持续能源实验室主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