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相关信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英文名字是 “XIDIAN UNIVERSITY”,缩写为 “XDU”。
学校性质:隶属于教育部,是国家 “双一流” 建设高校,也是国家 “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项目和 “211 工程” 项目重点建设高校,还是国家双创示范基地、首批 33 所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首批 9 所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首批 9 所设有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和首批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的高校之一。
校区分布:有南校区和北校区,总占地面积 3944.8 亩,校舍建筑面积 154.03 万平方米。
师资力量:有专任教师 2700 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 800 余人、硕士生导师 1900 余人。
学生规模:全日制在校生 38,290 人,其中本科生 22,414 人,硕士生 12,815 人,博士生 3061 人。
学科建设:建有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 个国家 “双一流” 建设学科,2 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5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7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6 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工程学 2 个学科进入全球 ESI 前 1‰。
1931 年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江西宁都创办无线电训练班,后改名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无线电学校,这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前身。1933 年 3 月,在江西瑞金红军无线电学校更名为 “中国工农红军通信学校”。随后经历多次变迁与合并,1937 年 1 月,学校随党中央进驻延安,简称 “延安通校”。1942 年学校更名为中央军委电讯工程专科学校。1948 年学校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与晋察冀军区电讯工程专科学校等合并为华北军区电讯工程专科学校。1949 年学校迁址河北张家口,成立中央军委工程学校。1958 年学校迁址古城西安,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学院。1960 年,学校校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被确立为全国 20 所重点大学之一。1966 年,学校划归地方建制并将校名变更为西北电讯工程学院。1988 年,学校正式更名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 年,学校入选 “211 工程” 学校名单。2010 年学校成为第一批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高校之一。2022 年 9 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
学校专业涵盖多个领域,如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等电子信息类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等计算机类专业;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等通信类专业;还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等自动化类专业,以及哲学、汉语言文学等文科类专业。
以 2024 年为例,普通本科专业中,理工类专业学费一般为 6000 元 / 年,文科类专业学费一般为 5500 元 / 年。软件工程专业一、二年级每人每年学费 6600 元,大三、大四按学分计,每学分不超过 400 元,总学分不高于 80 学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费较高,如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为较高学费专业,法国南特大学综合理工学院合作,在北校区就读。
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国家级奖学金,以及学校设立的各类奖学金,如优秀学生奖学金等。此外,还有一些企业或校友设立的社会奖学金。
高考统招: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入学考试,达到所在省份相应批次录取分数线,符合学校招生章程的录取规则。对于高校专项计划,主要招收高校专项计划实施区域所在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高中毕业生,考生及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须在本省(区、市)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须具有当地连续 3 年以上户籍,并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 3 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符合当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保送生:如报考保送录取优秀运动员的考生,须符合 2025 年高考报名条件,并取得生源所在地高考报名号,运动成绩优异,在学校招生项目范围内,满足如奥运项目破世界纪录或亚洲纪录或全国纪录(不含青年纪录)等条件。
高考统招:一般按照各省份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安排进行,通常在每年 6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
高校专项计划:以 2024 年为例,报名时间一般在 4 月中旬左右。
保送生:不同类型保送生时间不同,如 2025 年外语类、竞赛类保送生招生简章在 1 月 15 日发布,运动训练专业招生简章也在 1 月 15 日发布。
政治领域:娄勤俭,原陕西省委书记;康耀红,海南省人大常务副主任。
企业领域:柳传志,联想集团创始人之一;张良杰,金蝶软件高级副总裁;施水才,中国软件十大企业领军人物,TRS 董事长;邵凯,用友软件董事长兼 CEO。
科研领域:王中林,国际知名纳米科学家,欧洲科学院院士;张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南大学校长;骆清铭,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军事领域:徐宗昌少将,装甲兵工程学院教授;彭钢,原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少将。